长者版 | 无障碍浏览 | 联系我们
网站首页 > 专题专栏 > 民生实事

蒙城县:探索养老服务多元化发展,提升老年群体的“民生福祉”

访问次数: 史宗启 来源:基层卫生与妇幼健康科 发布时间:2025-07-18 15:28
文字大小:

近年来,蒙城县委、县政府把养老服务作为民生实事,特别是党的二十大以来,该县立足实际,积极探索养老服务多元化发展,形成兜底型、普惠支持型、市场运作型相结合的多层次供给体系,大幅提升老年群体的“民生福祉”。

开展医养结合,助推养老服务健康发展

蒙城县中医院属三级甲等医院,投资1.4亿元高标准建设医养结合康疗养老服务中心,设置床位495张,楼下诊疗,康复,住院,楼上养老。为老年人提供健康教育、体检、心理疏导等全方位的个性化服务,推动老有所养、老有所医、老有所乐。

460多平方的康复大厅、干净温馨的助老餐厅、智慧便捷的适老化设施,走进蒙城县中医院康疗养老服务中心,老人们三五成群围坐在一起拉着家常,一派温馨闲适、其乐融融的景象。

“在这个环境里养老、医疗、照护服务等各方面都很好,护理人员也很细心周到,饭后还能去活动区打打牌、聊聊天,能交到不少新朋友呢。”提起现在的养老生活,今年88岁的退休老教师母风云不禁竖起了大拇指,陈护士长及护工对我们非常关照,我们很开心、很幸福。

蒙城县中医院康疗养老服务中心前期是蒙城县中医院老年公寓,设置的养老床位不能满足新时期城乡养老服务需求,把老区升级改造康疗养老服务中心,设有老年食堂、书画室、舞蹈室、日间照料室等多功能区域,为老年人提供助餐、文化娱乐、医疗保健、康复训练等多样化服务,深受老年群体及家人的青睐。

打造品牌效应,办老年人养老“温馨之家”

总投资2.6亿兴办的蒙城县鸿福老年公寓是经县政府批准设立的集养老托老、医疗护理、康复保健、临终关怀为一体的新型社会化养老服务机构,总设置养老床位1009张,开放床位688张,现入住老人451人。院内设施齐全,分设高中低档房间,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。配置有多功能活动厅、保健室、医务室、康复室、书画室、阅览室、棋牌室、户外活动场、门球场、洗浴中心、生活超市(老年用品展示中心)等功能性设施。公寓地理优势优越,北靠文体公园,南临森林公园,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,院内古树名树错落有致,使用了孤植、群植、丛植等种植方式,体现了植物的个体美、群体美,更有各种特色果园,桃园、杏园、山楂园、梨园、枣园形成鸿福独有的院落风格,营造了自然的氛围,实现了“春花、夏荫、秋果、冬绿”季相变化的美丽景色。

“在这里养老是我和家人选择了好几年才确定下来的,当时去了好多地方,最终确定到蒙城县鸿福老年公寓养老,至今我已经来到这里有5年多的时间了,我的心情很好,身体锻炼的很好,我积极参与公寓的各项活动,我很乐观,很幸福。”这是来自凤台县81岁颜世芬老人说出的心里话。

蒙城县鸿福老年公寓面对人口老龄化的现实需求,不断创新养老服务模式,引进国内外同行业先进服务理念,提出“五心、四顺、四轻、二不”的服务要求,并以“十五个允许和不允许”的形式对全院员工的职业道德作出规范,每周两次业务培训,确保院内老人得到的服务是专业化、标准化和规范化。目前,鸿福老年公寓共有职工及管理层人员178多人,其中,护理部人员80多人, 60周岁以下持护理证件的是78人。

居家养老服务,切实解决老年人日常照料

多年来,县委、县政府多渠道为居家养老服务、农村幸福院建设、嵌入式养老、适老化改造等一系列为老服务民生保障资金支持,让城乡老年人分享改革成果。截至目前,全县已建成51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,41所村级养老服务站,18家农村幸福院,城关街道富园社区建设为嵌入式养老服务中心。其中,城关街道以1500米为服务半径,辐射周边500—1000名老人。建设1家漆园养老服务中心食堂,向外辐射9家社区助餐点,为320多名社区老人提供日常就餐服务。庄周街道属城郊乡,与蒙城县漆园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签订服务协议,提供2个社区的助餐服务。

“走咯,吃饭去!”一到饭点,庄周街道东光社区助餐点,老年食堂里便充满欢声笑语。家住附近的老人们结伴而来,有序取餐、落座,一边品尝可口的饭菜,一边唠着家常。今年94岁的老人陈学思是这里的常客之一,老年食堂让他有了自己的“饭点。”“这里菜品都是大饭店送过来的,味道很好,还特别关心我们老年人,我每天都过来,有时候还会参加社区组织的文娱活动。”陈学思坦言,自从食堂开张他一次也没落下,吃的就是这股“热闹”味道。

关爱特困群体,让老年人晚年生活更精彩

从2018年起,该县探索乡镇敬老院移交卫生院管理,实行“两院合一”进行试点,人、财、物全部移交乡镇卫生院管理。乡镇卫生院选派有担当、善管理、有能力的年轻同志到敬老院担任院长。在敬老院设置医务室,选派执业医师到敬老院医务室开展诊疗服务,让特困老人足不出户,就能得到医疗服务。试点成功后,2019年3月将全县24家乡镇敬老院移交卫生院统一管理、统筹资金资源、促进系统集成,实现“两院合一”。根据区域,全县共设置7家特困失能老人集中供养中心,其中,2家设置在乡镇卫生院,进行单独区域养老照护和康复训练,5家设置在医养结合服务中心,均设置有医务室。实现了五保老人“老有所养、病有所医、兜底有保障”的目标。截至目前,全县集中供养全护理失能五保老人245人,半护理失能五保老人157人,96%以上的老年人病情得到控制和恢复。

“自从来到这里,我的身体恢复的很好,一般的病情能够得到及时的救治,如果不是在这个地方养老,我可能都离开这个世界有好几年了,我感谢现在的好政策,给予我们的关怀和照护。”这是在蒙城县第六人民医院养老服务中心老人陆迪孝说的话。今年86岁的老人陆迪孝是2019年8月入住到第六人民医院集中供养中心的,当时身体患有多种疾病,他的家人送来的时候就说,如果不行了,我们就拉回家出殡吧。可是,在这里疾病得到及时的救治,生活得到更好的照护,老人奇迹般的得到了好转,6年了,延续了生命。

从“单一”到“多元”,变“养老”为“享老”,几年来,蒙城县一直探索推进养老服务向更深、更好、更实方面发展,全面筑起了老年人的温情港湾。下一步,该县将进一步提升兜底保障质量,加大城乡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力度,积极推进适老化改造,继续加大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项目的投入,对已经建成的老年食堂(助餐点)、农村幸福院的运营提供支撑,全力满足全县老年群体日益增长的多层次、多样化养老需求,让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、安享幸福晚年。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
Copyright©2025安徽省亳州市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9012313号-1
主办单位:亳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联系方式:0558-5121719
  网站标识码:3416000007  网站导航  本站已支持IPv6访问

皖公网安备 34160202000033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