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些可以。过敏患病率增高,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是环境过于洁净。
研究证实,学龄前期尤其是新生儿期,是孩子免疫系统形成的重要时期。早期免疫系统接触抗原(不论是天然或人工的)后,极易导致终身或长期耐受,会将环境中的刺激物默认为“朋友”。而在成人后再接触到陌生的过敏原,则会激活一些过度免疫反应。
如果过度清洁环境,缺乏必要的微生物刺激,待成人之后再去接触,免疫系统会把它认作异常物质,就会发生一系列过度反应,这就是过敏。所以说,儿童早期增加与自然环境的接触,可能降低将来出现过敏的几率。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孩子都能通过这种方式避免过敏。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,并采取适当的预防和治疗措施。
此外,不少研究发现,过度使用抗菌产品和清洁剂,会破坏皮肤上的微生物平衡,损害上皮屏障功能,皮肤更容易受到外界刺激和感染,且与各种皮肤和黏膜过敏性疾病有关。
不靠谱。用“以毒攻毒”的策略预防过敏,没有明确的科学共识。
很多人认为,蜂蜜中含有微量蜂毒和花粉颗粒,对花粉过敏的患者希望通过少量、循序渐进地服用蜂蜜,用“以毒攻毒”的方式让身体接纳花粉,减少过敏发生。然而,蜂蜜和花粉虽与花朵有关,它们本身并不直接引发花粉过敏症。花粉过敏症通常是由于人体对特定植物的花粉产生过敏反应,导致呼吸道、皮肤或消化系统等部位出现不适症状。如果你对花粉过敏,那么了解并避免接触过敏原是最重要的。
花生、鸡蛋过敏通常在儿童时期就会发病,然后伴随一生,可以导致重度湿疹、特应性皮炎。近年来,一些国家开展“以毒攻毒”吃花生治过敏的研究,以食物脱敏的方式,提倡让婴幼儿尽早小剂量地接触花生、鸡蛋和乳制品,以降低未来发生食物过敏的几率。然而,这类研究听起来很美好,试起来很危险,中国专家谨慎有之。作为新兴治疗方法,食物脱敏没有提高孩子生活质量,而且存在不安全性,在临床上或治疗指南里不推荐湿疹孩子做食物脱敏。